(圖/ 經濟部園管局)

配合行政院延長「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至117年,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今(26)日宣布啟動園區「開發」與「更新」雙軌並行策略,加速整備產業用地。園管局表示,目前全臺共有9處新園區啟動開發,總面積超過560公頃,預期可新增產業產值逾1,000億元,創造約3萬個就業機會;同時針對既有科技產業園區推動「風華再現計畫」,首波投入近20億元進行低度使用土地及廠房活化,已釋出2.25公頃周轉用地,吸引近190億元民間投資,形塑臺灣產業擴張的新增動能。

MGBOX


(圖/ 經濟部園管局)

園管局局長楊志清指出,土地供給是產業布局與升級的重要基礎。隨著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延長,企業回流與新增投資需求仍持續攀升,園管局透過新開發園區與既有園區更新並進,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穩定、具競爭力的產業空間。現階段包括中埔、水上、新市、北高雄、褒忠等產業園區,以及高雄軟體園區二期、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第三園區與仁武科技產業園區均已進入開發或招商階段;其中水上、新市出租率已達100%,北高雄也突破九成。為確保土地資源永續利用,新園區多採「只租不售」模式,以避免土地投機並維持產業聚落完整性。

美容儀器Sonispa 水光肌美顏儀嘖嘖募資中


(圖/ 經濟部園管局)

在既有園區整建方面,高雄前鎮、楠梓與臺中潭子科技產業園區陸續展開建物翻新與用地重整,打造符合新世代製造與研發需求的空間。園管局編列19.91億元經費推動低度使用廠房收購與再利用,預估可新增13.5萬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創造近2,000個就業機會,有助強化園區競爭力與地方產業升級。企業代表在記者會上亦分享實際感受。日月光副總經理李叔霞表示,政府在用地釋出及行政協調上展現高效率,協助企業節省時間成本;東陽實業副總經理陳金錫則指出,園管局在硬體條件、交通便利性及行政回應速度上「非常有感」,有利加速傳產轉型及人才招募。


(圖/ 經濟部園管局)

園管局同步公布今年招商成果,截至目前已促成166件投資案,總投資金額達1,745億元,涵蓋半導體、AI、智慧製造等領域,包括日月光、鴻海(雲高)、湧盛電機等指標廠商皆持續加碼布局。園管局強調,未來將持續提升土地整備速度與招商服務品質,結合政策誘因與區位優勢,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臺灣製造基地」,協助臺商與國際企業深耕在地,強化供應鏈韌性並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在職專班招生資訊

橘子新聞

(文/ 陳麗娜)

關注我們

投票

分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