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高雄市政府攜手全臺最大產業加速器 StarFab,積極推動「建構亞灣創新生態系計畫」,透過引入 AI 技術與國家級算力資源(Taipei-1),協助鋼鐵、金屬加工、紡織、石化及光電等 47 家高雄企業與新創團隊合作,完成產業數位升級及淨零轉型,成功打造高雄產業創新生態系。今(114)年度,高雄市以「打造 AI 產業生態系經濟與永續共榮」為主題,獲得「2025 天下城市卓越獎」優選肯定。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廖泰翔指出,高雄製造業曾佔全國約 12.4%,是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全球 AIoT 與淨零排放趨勢下,傳統產業面臨高碳排與技術更新挑戰,推動產業轉型與創新升級成為高雄高度關鍵的任務。透過「建構亞灣創新生態系計畫」,市府整合產業痛點與創新資源,落地驗證 AI 應用與淨零策略,提升生產效率與能源使用效率。

MGBOX


(圖/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東豐纖維作為本土深耕超過 70 年的紡織隱形冠軍,導入新創團隊聯覺科技(NunoX)及摩絡人工智慧(Morale AI)的解決方案後,成功在產線實施場域驗證。東豐纖維經理林明旺表示,此舉不僅提升產品研發與打樣效率,也有效降低生產與溝通成本,並藉由數據化管理,解決人力短缺及技術傳承斷層問題,期望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

聯覺科技執行長謝賀祥指出,AI 智慧模擬布料開發流程可將實體布料轉化為數位分身,突破傳統設計與打樣限制,降低試錯成本與時間,帶動紡織產業整體升級。宇見智能(MetAI)執行長余泰萬則表示,透過數位孿生技術與在地倉儲物流企業「群豐欣業」合作,成功進行智慧物流場域驗證,展現 AI 應用於精密製造與智能工廠的高度潛力。


(圖/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高市府經發局表示,計畫執行迄今已促成 30 件 AI 合作案例,串聯 47 家企業與 40 家新創團隊,帶動訂單與募資金額突破新臺幣 4 億元。透過本計畫,高雄正從傳統石化重工業製造重鎮,蛻變為高值化、智慧化的產業聚落。此次榮獲「2025 天下城市卓越獎」優選,也象徵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肯定。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在職專班招生資訊

橘子新聞

(文/ 陳麗娜)

關注我們

投票

分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