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歷經六年籌劃設置,今(3)日舉行成果發表會,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園區已完成15件公共藝術設置,多件作品屢獲國際設計大獎肯定,展現低碳、智慧與環境共生的城市美學,邀請市民走入中央公園,感受綠意與藝術交融的氛圍。


(圖/ 臺中市政府)

曾能汀指出,本案以環境永續為核心理念,作品結合風動、光影、互動與AR等多元形式,並採用回收塑料、不鏽鋼與玻璃等環保素材。隨著綠美圖、國際會展中心等建設陸續啟用,未來將有更多公共藝術進駐,形塑結合建設與文化的城市藝術廊帶。

MGBOX


(圖/ 臺中市政府)

策展人陳惠婷表示,水湳中央公園被譽為「臺中都市之肺」,藝術創作呼應低碳、智慧與共榮主題。紐西蘭藝術家菲爾.普瑞斯(Phil Price)作品《浮遊之花》以市花山櫻花為靈感,隨風擺動,呈現自然流動之美。


(圖/ 臺中市政府)

多件作品獲國際獎項肯定,如《島球訊號》榮獲2025繆思設計獎,《綠野遊蹤》更連續榮獲倫敦、法國、瑞士與美國設計獎。科技藝術家陶亞倫創作AR作品《我在水湳的故事》,以擴增實境技術重現水湳機場歷史,讓民眾透過手機穿越時空,聆聽屬於土地的記憶。

文化局表示,水湳園區從昔日軍民合用機場轉型為低碳綠能示範區,公共藝術進駐象徵臺中文化再生與國際化新階段。未來將持續推動藝術融入城市空間,打造兼具創意、永續與人文精神的宜居藝術城市。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在職專班招生資訊

橘子新聞

(文/ 陳麗娜)

關注我們

投票

分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