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美聯社)

是什麼讓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本月20日罕見親自現身國會山莊,親赴眾議院山莊後台施壓?

「這真的只是一次單純的精神喊話。我們會有一項法案,我認為那將是一項既偉大又美麗的法案。這將是史上最大的一項法案,我們必須通過它。」川普在接受媒體拍攝時語帶強調地表示。

求才令


(圖/ 美聯社)

川普此番全力推動的《美麗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長達1,116頁,涵蓋稅改、社福緊縮、軍事擴張與移民管制等重大政策轉向,標誌他欲重塑美國財政與社會架構的宏圖。該案預計於陣亡將士紀念日前送交表決,但共和黨內部意見分歧,尤以傾向財政保守派與競選連任壓力沉重的中間派眾議員對削減醫療補助與糧食券等支出項目多有疑慮。


(圖/ Truth Social@realDonaldTrump)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估算,該案稅收調整將於未來十年導致赤字增加3.8兆美元。相較之下,透過削減低收入社福計畫等支出可望節省約1兆美元,總體財政依然呈擴張趨勢。美國稅務政策中心指出,該法案將使頂端20%高收入者攫取逾六成稅負減免,前0.1%的超級富豪平均可獲30萬美元稅賦優惠;反觀年收入在3萬5千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實質稅惠僅約60美元,若加計ACA補貼損失甚至出現負成長。


(圖/ 獨立報)

在社福方面,川普政府計畫於2029年起對無子女的成年醫療補助受益人實施每月80小時的工時要求,並擴大糧食券(SNAP)受益人工作門檻至64歲,兒童年齡超過7歲的家長也不再免除義務。CBO預估,相關調整將導致逾760萬人失去醫療保險資格。


(圖/ Truth Social@realDonaldTrump)

馬斯克政商布局轉向財經領域

曾在川普任內獲重用、並積極涉足政治的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近來也重新調整與川普的互動路線。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C)資料顯示,2024年馬斯克已投入超過2.9億美元,支援川普與其背書的國會候選人。他甚至在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選戰中投注2,000萬美元,但所支持的候選人仍敗選。

曼黛瑪璉

近期馬斯克雖未直接介入《美麗大法案》政策細節,但他已公開支持川普對減稅與去管制化的主張,稱此舉將「釋放創新能量,有助AI與航太領域超車中國」。然而,特斯拉近來營收與股價表現不若預期,外界分析,馬斯克近期淡出政治前線,是因本業壓力與個人聲望下滑所致。4月民調顯示,馬斯克的反感度上升8%,支持度僅微幅成長1%,顯示其政商兩面受挫。


(圖/ 華盛頓檢查者報)

儘管如此,馬斯克仍於20日強調將在未來五年繼續領導特斯拉,並宣佈Robotaxi自駕計程車服務將於6月底在德州奧斯汀展開試營運,特斯拉股價聞訊上漲0.51%。

川普政府此前曾為馬斯克構想成立「政府效率部」,立下削減2兆美元支出目標,但目前僅實現1700億美元節省,進展遠不如預期。


(圖/ 美聯社)

臺灣觀點:新冷戰產業風險與機會並存

臺灣方面,若川普重返白宮並成功推動《美麗大法案》,可能對臺灣形成結構性壓力與機會並存的情勢。一方面,高所得族群減稅與川普對AI、太空等高端製造政策友善,將提升美企資本支出意願,有利臺灣在晶片與設備出口扮演關鍵角色。另一方面,大幅削減綠能補貼與放寬公地開發規範,恐削弱臺灣與美國在碳權、ESG與儲能領域的合作動能。

此外,美方財政赤字擴大與社福收縮,未來勢將強化其對臺灣技術依賴,但也可能在地緣經濟競爭中拉高政治風險,值得政府與產業界審慎評估中長期策略。

MGBOX

橘子新聞

(文/ 陳麗娜)

關注我們

投票

分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