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與美國的貿易協議,英國財政大臣 瑞秋·里夫斯 近日釋出善意,表示可能調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此舉被視為英國政府希望緩解當前 美對英 25% 汽車關稅 的壓力,並促進雙邊經貿合作。
目前,英國對美國汽車徵收 10% 的關稅,而美國商界近期提議,希望英國能將稅率降至 2.5%。里夫斯在華盛頓受訪時表示,英國願意 「減少現有貿易壁壘」,並強調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至關重要。
示意圖 - 港口汽車出口 -來源 翻拍自網路
然而,農業與食品標準 仍是談判的主要障礙。美國長期要求英國開放市場,允許 使用生長激素的美國牛肉 等農產品進口,但英國政府堅決反對。里夫斯明確表示:「我們不會降低農業標準,這是為了保護英國農民和消費者。」
美方樂觀其成 英國謹慎應對
美國副總統 JD 萬斯 上週曾表示,美英貿易協議 「有很好的機會達成」。但里夫斯在 IMF 會議上強調,英國 「不會倉促行事」,必須確保任何協議都符合國家利益。
全球貿易戰升溫 英國擬跟進美國政策
近期,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歐盟等多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IMF 警告,此舉可能拖累世界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宣布將加強審查 低價進口商品,特別是來自中國電商 SHEIN、Temu 的免稅包裹,以保護本土零售商。此政策與美國 5 月 2 日生效的「800 美元以下包裹關稅新規」 類似,旨在防止海外廉價商品衝擊國內市場。
國內意見分歧
保守黨方面呼籲政府加快談判,但堅持 「必須維持現有食品標準」。英國全國農民聯盟(NFU)也警告,任何放寬標準的協議都將損害消費者權益。
展望未來
儘管雙方均有達成協議的意願,但在 汽車關稅、農業開放 等關鍵議題上仍有待協商。若談判成功,英國汽車、鋼鐵業者可望減輕關稅負擔,但如何在自由貿易與本土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將是英國政府的重大考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