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李奕德臉書)
嘉義市無黨籍議員李奕德於3月26日因肝癌病逝,享年43歲。其病情發展迅速,從確診到病逝僅約一個月,震驚地方政壇,也引發社會對肝癌早期症狀的關注。據了解,李奕德在發病前即被同事察覺身形消瘦、氣色不佳,後續檢查發現肝臟病變,隨即接受治療。然而,儘管狀況一度穩定,最終仍因身體不適送醫急救後不治。
(圖/ www.everlywell.com)
肝癌早期症狀難察覺 50%確診前曾出現腹瀉
醫學專家指出,肝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在病程後期才被發現,影響治療成效。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指出,肝癌的早期信號包括無故腹瀉、異常消瘦、疲憊乏力、消化系統不適等,這些症狀若長期持續,應儘早就醫檢查。
1. 長期無故腹瀉:研究顯示,約50%肝癌患者在確診前三個月內曾經歷腹瀉,症狀可能為間歇性水樣便或稀便,且使用止瀉藥無明顯改善。
2. 異常疲憊:與一般疲勞不同,肝癌引發的疲倦即便經過充分休息仍無法緩解。
3. 莫名消瘦:若非刻意減重,卻在短時間內體重驟降10公斤或10%以上,應警覺可能有潛在健康問題。
4. 消化道不適:肝癌初期容易被誤診為胃病,患者可能出現食慾不振、腹脹、噯氣、消化不良及噁心等症狀,其中食慾下降與腹脹最為常見。
(圖/ continentalhospitals.com)
高風險族群需定期篩檢
醫學研究顯示,肝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B型肝炎與C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病史者,以及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與甲型胎兒蛋白(AFP)檢測,以提高早期發現率。
(圖/ healthjade.com)
預防肝癌 飲食與生活習慣是關鍵
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專家亦建議透過健康飲食來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以下食物被認為具有一定的保肝效果:
● 茄子:含有花色素苷與龍葵鹼,具有抗氧化與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 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及多肽,可阻斷亞硝胺合成,增強抗癌能力。
● 冬瓜:富含膳食纖維與鉀離子,有助於肝臟健康,並能緩解肝癌患者的腹水問題。
(圖/ www.truemeds.in)
提升警覺 定期檢查降低肝癌風險
李奕德的驟逝突顯出肝癌的隱匿性與高危險性。專家提醒,肝癌發展迅速,若能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可顯著提升。因此,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並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以降低罹癌風險。
橘子新聞
(文/ 陳麗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