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財政部近日上修113年度全國總稅收,實徵淨額達到新台幣3兆7619億元,較預算數增加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認為,政府應該讓民眾共享經濟成長成果,主張推動「還錢於民2.0」,建議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強調這筆支出僅約2300億元,還不到超徵稅收的一半,政府仍有足夠的資金可運用。然而,行政院與財政部則強調,稅收盈餘應優先用於減少舉債與財政管理,如何運用這筆資金仍有待討論。
(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B )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去年稅收及超徵金額雙雙創下新高,因此新會期將提出多項重大民生經濟法案,其中最重要的訴求便是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黨團書記長指出,2022年稅收超徵5237億元,2023年在野黨推動普發現金,最後政府決定發放6000元,總計花費1417億元。今年稅收超徵金額更高,若普發1萬元,總額約為2300億元,仍不足超徵稅收的一半,因此政府應該回饋給民眾,紓解物價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
針對國民黨團的建議,行政院發言人回應,肯定全民與政府共同努力帶來的稅收成果,但目前仍須等待審計部的決算報告,且當前更重要的工作是推動總預算案。行政院長已與立法院長展開協商,希望尋求預算案的共識與解決方案。
財政部則表示,政府會依循財政政策,優先減少舉債並增加還款,以確保國家財政穩定。若仍有剩餘,將累積為歲計賸餘,以作為未來融資財源。此外,財政部強調,稅收盈餘並非可隨意動用的資金,仍須經過決算程序,最終如何運用需經立法院審議決定。
對於國民黨團的主張,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則強調,稅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整體經濟成長,並非政府額外向民眾多收稅款,且5283億元的超收金額中,包含地方政府稅收與法規要求的指定用途資金,中央政府實際可運用的金額並不如外界所言那麼高。
(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 FB )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進一步指出,財政盈餘應優先投入國家建設、社福、教育與國防,而非簡單地發放現金。政府若一有財政盈餘就直接普發現金,恐將陷入短視近利的民粹陷阱,反而影響國家長遠發展。
此外,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先前已通過決議,要求中央政府將超徵稅收的部分款項用於償還債務。根據財政部規劃,113年度還本金額已提高至1358億元,並未額外舉債,以維持財政紀律。
(圖/depositphotos)
國民黨團認為,政府應該把超徵稅收歸還民眾,減輕生活負擔,而行政院與財政部則堅持應審慎管理財政,雙方對於這筆資金的用途意見分歧,是否會進一步推動全民普發現金,仍待立法院審議與討論。
橘子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