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

不動產詐騙案件層出不窮,為加強民眾防詐意識,臺中市地政局今(12)日於東勢文化客家園區舉辦防詐宣導活動,結合新丁粄節推出「防詐大丁粄」,透過傳統客家文化,提醒市民留意房地產詐騙陷阱,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活動現場,地政局長吳存金率領「地政臺中打詐隊」,與市民一同切開特製的「防詐大丁粄」,吸引大批遊客駐足關注。吳存金表示,不動產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市長盧秀燕特別指示地政局加強防詐宣導,並與產官學界合作,推動多項防詐機制,讓市民在不動產交易中擁有更完善的保障。


(圖/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

此次活動中,東勢地政事務所特製的「防詐大丁粄」,象徵六大不動產防詐重點,包括:

第一,地籍異動即時通,透過即時通知機制,讓民眾隨時掌握不動產變動狀況,避免遭人冒名轉讓。

第二,住址隱匿,透過申請隱藏住址資訊,防止詐騙集團竊取個資,以不法手段進行詐騙。

第三,指定送達地址,確保官方文件寄送至民眾指定地點,避免重要通知被攔截或誤送。

第四,地籍圖重測(政府免費),政府提供免費地籍重測服務,協助釐清土地界線,降低土地權屬糾紛風險。

第五,未辦繼承不動產,提醒民眾應及時辦理繼承登記,以防詐騙集團偽造遺囑侵占不動產。

第六,房地產貸款投資風險,強調投資房地產時應謹慎評估,避免落入「假投資、真抵押」的詐騙陷阱。

吳存金表示,這六大措施簡單易懂,且操作便利,市民可多加利用,以減少不動產交易過程中的風險。

除了六大防詐措施外,臺中市地政局也推動「守護房產打詐2.0」計畫,導入「0、2、5、6」高風險案件關懷機制,以四大指標篩選高風險交易,提高防詐成效。

所謂「0、2、5、6」機制,其中「0」代表所有權人年齡多為60歲以上,此類交易案件應特別注意;「2」指抵押權設定與預告登記或信託登記「兩」件同時申辦,需審慎檢視交易正當性;「5」代表提供擔保的不動產「無」任何抵押權設定,可能涉及異常交易;「6」則是指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內有「流」抵條款,須特別留意詐騙風險。

透過這套篩選機制,地政單位可更精準地發掘可疑案件,進一步加強查核與提醒,確保市民房產交易安全。


(圖/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

東勢地政事務所主任陳應欽表示,除了防詐宣導活動,現場也設有地政與稅務檔案巡迴展,讓民眾更了解地政與地方稅務的歷史及應用,提升對不動產權益的認識。展覽將持續至3月2日,期間每日開放(9:00~17:00,週一休館),民眾可親臨現場或透過東勢地政事務所官方網站,觀看線上檔案展。

此外,現場也設有防詐諮詢服務,由專業地政人員為民眾解說各種房地產詐騙手法,並提供實用的防詐建議。

臺中市地政局提醒市民,若有不動產交易需求,應選擇合格地政士辦理,並善用地政防詐三大法寶(地籍異動即時通、住址隱匿、指定送達地址),以確保房產安全。未來,地政局將持續推動相關宣導,確保市民財產不受詐騙集團侵害。

買賣房屋第一品牌

找房趣House91

橘子新聞

(文/ 陳麗娜)

關注我們

投票

分類

評論